中暑(热射病)是指人体在酷热天气条件下,体温过高,散热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引发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 中暑的分类都有哪些?
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导致热衰竭。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间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意识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引起;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人首先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如果上述症状加重,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有可能是轻度中暑,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
重度中暑时,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高温天气骑行如何预防中暑?
骑行防晒要记牢 备好防晒用具,做好防护工作,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别等口渴才喝水 1.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2.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3.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骑行时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4.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5.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6.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中暑急救该怎么进行
搬移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降温 物理降温作为首要治疗方法,可在患者头部敷冷毛巾,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冰毯)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补水 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促醒 若患者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转送 患者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患者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用冰袋敷于患者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注意】:每个人的体质和实际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文中的方法仅适用于部分紧急情况的处理,各位一定要重视中暑的征兆,一旦发现中暑,应该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