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IKE

标题: 环太湖第六日 小将改判后晋升冠军 姜治慧夺回红衫 [打印本页]

作者: 骑誌    时间: 2013-11-8 09:47
标题: 环太湖第六日 小将改判后晋升冠军 姜治慧夺回红衫
2013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6赛段,进行了“中国体育彩票”长兴龙山新区,太湖图影绕圈赛。 由于捷克ADP车队21号冲刺悍将阿洛伊斯最后时刻违规冲刺,使得原本获得第二的来自澳大利亚BFL叉车队31号小将科里森在赛后被重新判定为赛段冠军!



开赛前,中国香港队123号陈逸玮身着大中华最佳车手红衫在场边热身,领队金龙接受记者采访介绍说,“陈逸玮是香港队中年轻的公路车手,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却有着很好的潜力。”被问起香港队车手和其他国内车队在赛场上有哪些竞争优劣势,金龙接着说,“我们香港队这次在人数上少于其他车队,这是一个劣势。但我们的队员在经验和技术上会比其他车队多一些。我要求他们今天不要总是为了保红衫而被动防守,要主动作战。跟在别人后面,不如让别人跟着你。”



同样对红衫有渴求的中国万胜车队,老将刘浩向记者分析道,“环太湖比赛对于所有中国车手来说,大中华是重要的奖项。我们要想重新赢回红衫,就要努力冲击途中冲刺点,也要谨慎看防其他有夺衫机会的车队。但是这样的平路赛段,每个冲刺点都引来所有冲刺高手们激烈的争抢,对于中国车手来说更加困难。”



昨日的赛段总长110.2公里,途中有两个冲刺抢分点(46.1公里、82.9公里处)。虽然从农历节气上来看今日立冬,但是长兴的天气却让人感到格外温暖,天气晴朗无云,气温在22摄氏度。赛段的大部分路段将沿太湖堤岸骑行,众多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和观众占据道路两旁,一边观战一边助威。
比赛开始后1.6公里,大团前方立即形成一个16人的领先集团,可惜在7.5公里处即被追回。此后大团进攻不断,却无力脱逃。第1冲刺点。来自台北RTS森地客车队114号鲍里斯冲得第一,乌克兰国家队131号维塔利获得第二,中国万胜车队172号姜治慧冲得第三。



54公里处,大团前方再次出现了一个8人领先小组。领先小组与大团差距不断拉大,最大距离为1分50秒。第2途中冲刺抢分点在8人中展开,来自美国5小时能量车队11号斯威汀一马当先冲得第一,乌克兰国家队136号奥莱克萨诺紧随其后拿下第二,捷克ADP车队23号马丁摘得第三。



领先集团在行进40公里后,于98公里处被大团追回,所有车手再一次进入大集团冲刺的节奏。来自捷克ADP车队21号阿洛伊斯第一个冲过终点,在他身后的是澳大利亚BFL叉车队小将31号科里森,紧接着是土耳其TRK车队91号尤瑞)。正当大家都以为排名已经各有归属,裁判们却在颁奖结束后对于阿洛伊斯冲刺时的变线进行了重新判定。阿洛伊斯因违规冲刺被罚至97名,而且还处以了一定数额的罚款。而原本获得第二的科里森,则晋升为赛段冠军!这也是这位年轻车手的第一个UCI单站冠军!尤瑞改判为赛段第二,获得第三的是来自丹麦蓝水队54号佩德森。



“虽然已经经历了颁奖仪式,但我还是非常开心能迎来我的第一个UCI单站冠军!我要感激我的队友们!阿洛伊斯最后阶段的确有违规的动作,但这还是要等待裁判的决定,我也是回到酒店后才知道这一消息。”科里森在得知自己被重新判定为冠军后说。



来自中国万胜车队172号姜治慧凭借途中第1冲刺点的上佳表现,再次赢回大中华红衫,“第1冲刺点前5公里,我们车队开始组队形。队友们一直将我护送到冲刺点前200米,然后由我去完成争抢。今天我们的战术完成得非常成功,我要谢谢我的队友们!”年轻的姜治慧一脸稚气,对于之前摔车而丢失红衫,他也说了当时的心情,“我们和青海天佑德、中国香港队之间的成绩是一样的,那天过于紧张,冲刺时拼命往前冲,没有掌握好平衡,就摔了。当时就想,一定要全力拿回来!”



本届环太湖6站过后,土耳其TRK车队91号尤瑞仍然保有总成绩橙衫和冲刺王绿衫;澳大利亚BFL叉车队小将科里森身披最佳年轻车手蓝衫;中国万胜队172号姜治慧则将大中华红衫再次夺回。



明天要进行的是“九龙依云”宜兴东氿绕圈赛。一样的平路赛段,几位冲刺高手将再决高下!


作者: 坏小孩    时间: 2014-9-5 11:43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作者: 坏小孩    时间: 2014-9-10 11:18
过来看看的
作者: 坏小孩    时间: 2014-9-14 17:57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作者: 坏小孩    时间: 2014-9-19 12:33
过来看看的
作者: 舒阳apple    时间: 2014-9-23 14:16
过来看看的
作者: daniel.dai    时间: 2014-9-27 14:12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欢迎光临 CHINABIKE (https://chinabike.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